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损害赔偿正文

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有何法律依据

2025-10-31 21:38:21  分类:损害赔偿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安泓昱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安泓昱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福建知圆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主要依据《民法典》《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民法典》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担责;销售者有过错或不能指明供货者时需担责。《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义务、损害赔偿范围等有详细规定。这些法律为认定产品侵权赔偿责任提供了明确的规则和指引。

一、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有何法律依据

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多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侵权责任编对产品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体现了严格责任原则,即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并导致损害,生产者一般就要承担责任,无需考虑其是否存在过错。例如,某品牌汽车因设计缺陷导致刹车失灵,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该汽车生产者就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1、销售者责任方面

如果销售者存在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比如,小商店售卖三无食品,导致消费者身体不适,且无法说明食品来源,那么该小商店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这部法律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义务以及损害赔偿的范围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该法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等要求。若产品不符合这些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对于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有何法律依据(0)

二、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中生产者的法律依据适用

在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中,生产者适用的法律依据主要围绕严格责任原则。依据《民法典》和《产品质量法》,生产者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有严格责任。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1、生产者免责情形

虽然是严格责任,但生产者也存在一些免责情形。《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能够证明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例如,某新型药品在投入市场时经过了当时最先进的检测手段都未发现潜在危害,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后来发现该药品存在某种缺陷,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若能证明上述情况,就可能免责。

2、缺陷认定

对于产品缺陷的认定,法律规定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生产者要对其产品是否存在缺陷承担举证责任,若无法证明产品不存在缺陷,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三、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中销售者的法律依据适用

销售者在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中也有相应的法律依据适用。根据《民法典》和《产品质量法》,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如果销售者没有尽到这一义务,导致缺陷产品流入市场造成损害,销售者可能要承担责任。

1、过错责任

销售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即只有在其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侵权责任。比如,销售者明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仍然销售,或者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因过错导致产品出现缺陷。某超市在储存食品时未按照要求控制温度,导致食品变质,消费者食用后身体不适,该超市就需承担赔偿责任。

2、不能指明生产者或供货者的责任

当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时,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销售者推诿责任。即使销售者本身可能没有过错,但由于无法提供产品来源信息,也要先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涉及生产者和销售者等多方主体,依据《民法典》《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产品召回责任认定、惩罚性赔偿的具体适用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产品侵权赔偿责任认定方面有更多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