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取保候审期间被关进看守所,意味着可能违反了相关规定或出现新情况。应及时了解原因,可委托律师介入,律师能提供法律帮助、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同时要积极配合调查,若认为自身无违规可提出申诉维护权益。
当遇到取保候审期间被关进看守所这种情况时,首先不要惊慌。要及时了解被重新收押的原因。一般来说,可能是因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比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未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未及时到案,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
1、委托律师介入
律师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律师可以去看守所会见当事人,了解具体情况,向办案机关了解案件进展和被收押的理由。
2、配合调查
当事人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如实陈述事实。如果确实存在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行为,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当事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比如再次申请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但前提是要符合相应的条件。
4、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当事人认为自己并没有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被收押是不合理的,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提出申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期间被送进看守所,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遵守规定,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1、违反规定
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如前文所述,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干扰证人作证等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被重新收押。例如,有的当事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私自离开本市去外地办事,没有向执行机关报告,这就违反了规定。
2、发现新罪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司法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还有其他未被处理的犯罪行为,会将其收押,以便进一步调查和处理。比如在调查一起盗窃案件时,又发现犯罪嫌疑人还涉及一起诈骗案件。
3、案件情况变化
随着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的进行,案件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司法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或者存在妨碍诉讼正常进行的可能性,也会将其收押。
取保候审进看守所后,是有可能再次申请取保候审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条件判断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这些情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2、申请流程
需要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申请时要提交书面的取保候审申请书,并说明申请的理由和拟采取的保证方式。
3、司法机关审查
办案机关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情节、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等因素,决定是否同意取保候审。如果同意,会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取保候审期间被关进看守所是一件需要重视的事情。当事人要及时了解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无论是了解被收押的原因,还是再次申请取保候审,都需要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诸如保证金退还、保证人责任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