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看守所后申请取保候审,最快当天就能出来,但前提是相关申请能在当天被受理且获得同意,然后办理好所有手续。不过在实际情况中,通常需要几天时间。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从时间节点来看,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其本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在提交申请后,司法机关会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这里的三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若司法机关同意取保候审申请,犯罪嫌疑人还需要完成一系列手续。例如,要确定是采用保证人保证还是保证金保证的方式。如果是保证人保证,需要找到符合条件的保证人,保证人要满足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等条件,并且保证人要出具保证书。如果是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要按照规定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在手续办理完成后,看守所会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所以理论上,如果申请当天被受理,且司法机关迅速作出同意决定,后续手续也能快速办理完成,犯罪嫌疑人当天就有可能出来。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涉及多方面的工作流程和审批环节,包括申请材料的审核、保证人资格的审查、保证金的缴纳等,通常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整个取保候审的流程,让犯罪嫌疑人从看守所出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