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财产纠纷案件管辖规定主要依据《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一般遵循被告住所地管辖原则,合同纠纷可由合同履行地等管辖,专属管辖适用于不动产等特定类型案件。当事人还可依法协议管辖。这些规定旨在明确不同情况下案件的管辖法院,保障诉讼程序顺利进行。
民事诉讼财产纠纷案件的管辖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体现。一般地域管辖,通常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合同纠纷的管辖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履行地的确定较为复杂,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2、专属管辖
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财产纠纷,适用专属管辖。如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协议管辖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在民事诉讼财产纠纷中,合同纠纷的管辖有其独特规定。合同纠纷管辖规定的目的在于合理确定管辖法院,方便当事人诉讼和法院审理案件。
1、约定管辖优先
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约定管辖法院。这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只要协议不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该约定就是有效的。例如,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若发生纠纷由合同签订地的法院管辖,那么一旦纠纷发生,就应按照该约定确定管辖法院。
2、法定管辖补充
当没有约定管辖或约定无效时,就适用法定管辖。法定管辖中,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合同履行地法院也有管辖权,合同履行地的确定依据如前文所述。比如在一个买卖合同纠纷中,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管辖,货物交付地为合同履行地,那么被告住所地法院和货物交付地法院都有管辖权,原告可以选择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
3、管辖权异议
如果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可以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会对异议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民事诉讼财产纠纷案件的专属管辖是法律为了特定目的而作出的强制性规定,排除了其他法院的管辖权。
1、不动产纠纷专属管辖
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是因为不动产具有不可移动性,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便于对不动产进行勘查、鉴定等工作,也有利于案件的执行。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房屋作为不动产,应由房屋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2、港口作业纠纷专属管辖
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港口作业涉及到港口的特殊环境和管理,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能更好地处理相关纠纷,保障港口作业的正常秩序。比如港口货物装卸过程中发生的损坏赔偿纠纷,就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3、继承遗产纠纷专属管辖
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样规定是为了方便查明被继承人的遗产范围、继承人的身份等情况。例如,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在A地,主要遗产(房产)在B地,那么A地和B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财产纠纷案件的管辖规定较为复杂,涉及一般地域管辖、合同纠纷管辖、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等多种情况。在实际的法律事务中,还有许多相关问题值得探讨,比如如何准确确定合同履行地、协议管辖的效力认定等。如果您在民事诉讼财产纠纷案件的管辖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