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是违法行为,侵犯肖像权可能需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后果,侵犯隐私权也有类似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治安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会带来多方面的后果。
1、民事责任
当侵犯他人肖像权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即立即停止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消除影响,如通过公开声明等方式消除因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赔礼道歉,以适当的方式向被侵权人表达歉意;赔偿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例如,商家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宣传,被侵权人可以要求商家赔偿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若对被侵权人精神造成伤害,还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对于侵犯隐私权,同样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责任。比如,非法获取他人隐私并传播,导致他人名誉受损,就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2、治安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意味着侵犯隐私权达到一定程度会受到治安管理方面的处罚。
3、刑事责任
如果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的行为构成犯罪,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若因侵犯他人隐私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也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侵犯肖像权的赔偿标准目前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主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物质损失赔偿
当因肖像权被侵犯导致被侵权人遭受物质损失时,侵权人应予以赔偿。比如,商家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宣传,而被侵权人本打算将该肖像授权给其他商家使用并获取一定报酬,此时就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这部分预期可得的物质损失。计算物质损失时,要以实际发生或可合理预见的损失为依据。
2、精神损害赔偿
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法院会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一般来说,侵权人的过错越严重、侵权行为情节越恶劣、造成的后果越严重,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能越高。例如,恶意使用他人肖像进行丑化、诋毁性宣传,给被侵权人精神造成极大伤害,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会相对较高。
侵犯隐私权有多种常见行为,被侵权人可通过法律途径应对。
1、常见行为
常见的侵犯隐私权行为包括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这侵犯了他人的居住安宁权;非法搜查他人身体、行李、物品等,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和物品隐私;窃听他人电话、截取他人短信、偷看他人日记等,侵犯了他人的通讯和个人记录隐私;公开他人的健康状况、财产状况等个人信息,侵犯了他人的个人信息隐私。
2、法律应对
当发现隐私权被侵犯时,被侵权人首先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如要求非法侵入住宅者立即离开。若侵权人不停止,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同时,被侵权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在收集证据时,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关联性,如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的录音、录像等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会带来民事、治安甚至刑事方面的后果。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肖像权和隐私权被侵犯时证据难以收集、赔偿数额难以确定等问题。如果您遇到了关于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和建议。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