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法律对未成年犯罪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2025-10-25 20:11:14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赵少阳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赵少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上海华诚(郑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法律对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方法有诸多规定。总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刑罚适用上有特别规定,如限制适用死刑、从轻或减轻处罚等,还有非刑罚处置措施,包括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送专门学校等,以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法律对未成年犯罪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法律对未成年犯罪的处理遵循特殊的原则和方法。在方针和原则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刑罚适用的特别规定

在刑罚种类上,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如果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在量刑时,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非刑罚处置措施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未成年人,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同时,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或者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法律对未成年犯罪处理方法是怎样的(0)

二、未成年犯罪的从轻处罚规定有哪些

未成年犯罪从轻处罚是基于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从轻处罚体现在多个方面。

1、量刑幅度上的从轻

在具体的量刑过程中,司法机关会根据未成年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在法定刑的幅度内,选择相对较轻的刑罚。例如,同样的犯罪行为,成年人可能被判处较重的有期徒刑,而未成年人可能会被判处较短的刑期。

2、缓刑适用的优先考虑

对于符合缓刑条件的未成年罪犯,法律规定应当宣告缓刑。这是因为缓刑可以让未成年人在社区中接受改造,避免在监狱环境中受到不良影响,更有利于其回归社会。同时,在缓刑考验期内,未成年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和教育。

3、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减少犯罪记录对其未来生活的影响,法律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三、未成年犯罪送专门学校的条件是什么

将未成年犯罪者送专门学校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专门学校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场所。

1、严重不良行为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

2、送专门学校的程序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对于实施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律对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有着全面且特殊的规定,涵盖刑罚适用、非刑罚处置等多个方面。从轻处罚规定和送专门学校的条件等都是为了更好地教育、感化和挽救未成年人。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未成年犯罪的民事赔偿责任如何确定、专门学校的教育效果如何保障等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