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开设赌场是否会被判死刑

2025-10-23 05:26:24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许旺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许旺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新疆赢获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开设赌场一般不会被判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开设赌场罪的量刑有两个档次,最高为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涉及其他严重犯罪且符合相应罪名的死刑适用条件,可能面临死刑,但单纯开设赌场不涉及。

一、开设赌场是否会被判死刑

一般来说,开设赌场不会被判死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表明,从法律规定层面,单纯的开设赌场罪的刑罚上限是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并没有死刑的规定。

1、法律设定的依据

立法者在设定刑罚时,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开设赌场罪主要是破坏社会管理秩序和社会风尚,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相较于一些严重暴力犯罪,如故意杀人、抢劫致人死亡等,其危害程度相对较低,所以没有配置死刑这种最严厉的刑罚。

2、司法实践情况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开设赌场罪的判决也是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的。法官会根据赌场的规模、参赌人数、赌资数额、持续时间等情节来判断是否属于“情节严重”,进而确定具体的量刑,但都不会超过法律规定的十年有期徒刑的上限。

开设赌场是否会被判死刑(0)

二、开设赌场罪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

要明确开设赌场罪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对于准确量刑至关重要。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以下情况通常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1、赌资数额巨大

如果赌场的赌资累计达到一定数额,比如在一些地区,赌资累计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一般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因为赌资数额越大,说明赌场的规模越大,吸引的参赌人员越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2、参赌人数众多

参赌人数也是判断情节严重的重要因素。例如,累计参赌人数达到一百人以上的,表明赌场的影响力较大,吸引了大量人员参与赌博,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3、开设赌场时间长

赌场持续经营的时间越长,其对周边社会环境的侵蚀和破坏就越严重。如果赌场持续开设数月甚至数年,不断有人员参与赌博,这种情况也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三、开设赌场涉及其他犯罪是否会被判死刑

虽然单纯的开设赌场罪不会被判死刑,但如果在开设赌场过程中涉及其他严重犯罪,且符合相应犯罪的死刑适用条件,就可能面临死刑。

1、与暴力犯罪结合

比如,在开设赌场过程中,为了维护赌场秩序、追讨赌债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暴力犯罪行为。这些暴力犯罪行为本身具有极高的社会危害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故意杀人罪等罪名的规定,若犯罪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是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

2、与毒品犯罪关联

若开设赌场的同时还涉及毒品犯罪,如在赌场中容留他人吸毒、贩卖毒品等。毒品犯罪在我国刑法中也是严厉打击的对象,对于一些严重的毒品犯罪,如贩卖、运输、制造大量毒品的,是有死刑适用规定的。当开设赌场行为与毒品犯罪交织在一起时,就可能因毒品犯罪部分而面临死刑判决。

综上所述,单纯的开设赌场罪不会被判死刑,但涉及其他严重犯罪时情况会有所不同。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与开设赌场罪相关的问题,比如开设网络赌场的法律认定、开设赌场罪的共犯如何量刑等。如果您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