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判缓刑的几率大小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符合缓刑条件,判缓刑几率较大;若不符合,判缓刑几率则小。
了解一下缓刑的适用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在聚众斗殴案件中,以下情形判缓刑的几率相对较大。其一,犯罪情节较轻。例如,聚众斗殴的规模较小,参与人数少;斗殴行为未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只是存在轻微的肢体冲突等。比如仅是双方小范围的推搡,没有使用器械,且没有人员受轻伤以上伤害。其二,有悔罪表现。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能够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取得受害人的谅解等。比如主动到公安机关交代自己在聚众斗殴中的行为,并对受害者进行了经济赔偿,获得了受害者的书面谅解书。其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从犯罪嫌疑人的一贯表现来看,平时遵纪守法,此次参与聚众斗殴是由于一时冲动等原因导致,并非惯犯、累犯等。
若存在以下情形,判缓刑的几率就会很小。一是犯罪情节严重。比如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造成了人员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使用了枪支、刀具等凶器进行斗殴。二是犯罪嫌疑人不认罪悔罪,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甚至阻碍司法机关的正常侦查、审判工作。三是存在再犯罪的可能性,如犯罪嫌疑人有多次违法犯罪记录,且此次聚众斗殴是其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延续。所以,聚众斗殴判缓刑的几率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