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骚扰别人生活,若被采取行政拘留措施,会留下违法记录,但严格意义上这不算刑事犯罪的案底。拘留天数一般在五日以下,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不过,由于是未成年人,会有特殊的处理和保护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若未成年人实施了上述骚扰别人生活的行为,就可能面临行政拘留处罚。
对于未成年人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有特别规定。该法第二十一条指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也就是说,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以及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即便符合行政拘留条件,也不会实际执行拘留。
关于案底,严格的案底是指刑事犯罪记录。而因违反治安管理被行政拘留留下的是违法记录。这种违法记录通常会被存档,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和保护其未来发展,相关部门在处理和管理这些记录时会有严格的保密和限制查询规定。一般情况下,除了司法机关因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其他单位和个人是无法轻易获取这些记录的,以最大程度减少对未成年人未来生活、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