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行政拘留最长不超过二十日,能达到拘留两个月的通常是刑事拘留。当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符合法定情形如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等,公安机关可先行拘留,之后若被逮捕,侦查羁押期限可能长达两个月甚至更久。
通常所说的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不会达到两个月。行政拘留是一种治安管理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1、刑事拘留的情况
能拘留两个月的一般是刑事拘留。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2、后续的羁押期限
被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会在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一旦被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会被继续羁押,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犯罪后要经历拘留两个月这样较长时间的限制人身自由,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
1、刑事拘留阶段
公安机关对符合拘留条件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要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2、提请逮捕阶段
在拘留期限内,公安机关会收集证据,认为需要逮捕的,会按照规定的时间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材料进行审查,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
3、逮捕后的侦查羁押阶段
若被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会进入侦查羁押阶段。在这个阶段,侦查机关会继续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为两个月,如果案件复杂等特殊情况,还可以依法延长。
很多犯罪都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两个月,主要是一些较为复杂、侦查难度较大的犯罪。
1、经济犯罪
如金融诈骗犯罪,包括集资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等。这类犯罪往往涉及大量的资金往来、复杂的财务账目和众多的被害人。侦查机关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调查资金流向、收集相关的书证和证人证言等证据。例如集资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可能通过多个账户进行资金转移,侦查人员要逐一排查这些账户,理清资金的来龙去脉,这就需要较长的时间。
2、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具有隐蔽性强、链条长的特点。从毒品的种植、生产、运输到销售,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人员。侦查机关要破获整个毒品犯罪网络,需要进行长期的侦查和监控。比如在一些跨国毒品犯罪案件中,需要与国际刑警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执法机构合作,获取相关证据和情报,整个侦查过程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犯罪嫌疑人也可能被长时间拘留。
3、暴力犯罪中的复杂案件
像一些故意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如果存在多个犯罪嫌疑人、犯罪现场复杂或者证据难以收集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较长时间的拘留。例如在一些流窜作案的抢劫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多个地区作案,侦查机关需要在不同地区收集证据、调查走访,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作案轨迹,这也会使得侦查时间延长,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时间相应增加。
综上所述,拘留两个月一般是刑事拘留且涉及后续的逮捕羁押等情况。涉及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限制,法律有严格的程序和条件规定。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拘留期限、犯罪侦查等方面的问题,比如拘留期限延长的具体审批流程是怎样的,被错误拘留后如何获得赔偿等。如果您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