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自首后多久拘留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需依据具体案件情况确定。若符合拘留条件,公安机关通常会在短时间内作出拘留决定并执行。
在交通肇事逃逸等涉及逃逸的案件中,逃逸者自首后是否拘留以及何时拘留要根据多方面因素判断。案件性质,如果逃逸行为情节较轻,可能不构成刑事犯罪,仅涉及行政处罚,这种情况下不一定会立即拘留。比如轻微的刮擦事故后逃逸,自首后双方达成和解,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可能就不会被拘留,而是通过罚款、暂扣驾驶证等方式进行处罚。
而当逃逸行为构成犯罪时,是否拘留就需要看是否符合刑事拘留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等情形的,可以先行拘留。在逃逸自首案件中,如果有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且存在毁灭证据、干扰证人作证等可能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情况,公安机关会及时作出拘留决定。
一般来说,公安机关在接到逃逸者自首后,会立即展开调查,收集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和证人等。这个调查过程的时间长短不一,简单的案件可能在一两天内就能完成基本调查,确定是否符合拘留条件;复杂的案件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更久。一旦确定符合拘留条件,公安机关会按照程序制作拘留文书,然后执行拘留。所以,逃逸自首后到拘留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关键在于案件的调查进度和是否满足拘留的法定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