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取保候审的方式有几种类型

2025-10-09 15:26:25
0 浏览
推荐律师
鞠宏林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吉林享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取保候审的方式有两种类型,即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其执行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保证人保证:这是一种通过特定人员提供担保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取保候审规定的方式。根据法律规定,担任保证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保证人必须与本案无牵连,这确保了保证人不会因自身与案件的利害关系而影响担保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保证人应具有履行保证义务的能力,包括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和足够的责任心,能够监督被保证人遵守相关规定。保证人需要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这样才能正常行使保证职责。保证人要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联系到,并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在被保证人违反规定时承担相应的责任。保证人在担保过程中,需要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如果被保证人违反规定,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会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保证金保证: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家属、法定代理人等向司法机关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关于保证金的数额,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对其他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保证金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在被取保候审人遵守规定的情况下,取保候审结束时,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取保候审的方式有几种类型(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81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