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别在哪

2025-10-08 16:32:43
0 浏览
推荐律师
范雪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所处的诉讼阶段不同,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嫌犯罪的人的称谓,被告人是在审判阶段对涉嫌犯罪的人的称谓;同时二者在权利义务、法律地位的侧重点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二者所处的诉讼阶段不同。在刑事诉讼中,当一个人涉嫌犯罪但案件处于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时,这个人被称为犯罪嫌疑人。例如,公安机关对一起盗窃案件进行侦查,锁定了某个可能实施盗窃行为的人,此时这个人就是犯罪嫌疑人。而当案件进入审判阶段,也就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时,犯罪嫌疑人就变成了被告人。比如盗窃案件被移送至法院进行审理,此时原来的犯罪嫌疑人就成为了被告人。

法律地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犯罪嫌疑人的法律地位侧重于其涉嫌犯罪但尚未被正式定罪,强调其只是有犯罪的嫌疑。侦查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收集证据来证明其是否犯罪。而被告人的法律地位则更强调其处于被指控犯罪并接受法庭审判的状态,法庭将依据证据和法律来判定其是否有罪以及应承担何种刑罚。

权利义务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有权利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的问题,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等。而被告人在审判阶段除了享有犯罪嫌疑人的一些基本权利外,还享有申请回避、进行辩护、最后陈述等权利。同时,被告人需要遵守法庭的庭审秩序等义务。

证明责任也有所不同。对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需要承担收集证据证明其犯罪的责任。而对于被告人,虽然公诉方依然承担主要的证明责任,但被告人也可以通过辩护等方式来证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虽然都与犯罪相关,但在不同的诉讼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区别。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别在哪(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93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