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被监视居住后有没有可能无罪释放出来

2025-10-05 04:53:29
0 浏览
推荐律师
何晓伦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福建学恒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被监视居住后有可能无罪释放出来。监视居住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代表被监视居住人一定有罪,若后续证据不足、不构成犯罪等,就可能无罪释放。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它的适用是基于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需要,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等因素。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多种情形可能导致被监视居住的人最终无罪释放。从证据角度来看,如果经过进一步侦查,发现指控犯罪嫌疑人的证据不足。例如,关键证人的证言出现矛盾且无法核实,或者收集到的物证、书证等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来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就应当作出无罪处理,对被监视居住的人予以释放。

犯罪嫌疑人本身可能确实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在侦查初期,由于某些表面证据或者线索,将犯罪嫌疑人纳入了调查范围并采取了监视居住措施,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查明犯罪行为是他人所为,或者是意外事件等根本不存在犯罪事实的情况,那么犯罪嫌疑人自然应被无罪释放。

法律适用方面也可能存在问题。如果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行为的定性错误,其行为并不符合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也会导致无罪的结果。例如,原本认为是某一犯罪行为,但后来发现该行为属于合法的民事纠纷范畴,不涉及刑事犯罪。综上所述,被监视居住后是存在无罪释放的可能性的。

被监视居住后有没有可能无罪释放出来(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64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