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国家赔偿的起诉状需包含原告和被告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内容,遵循一定格式规范书写。
一、标题
一般为“行政(或刑事)赔偿起诉状”,根据具体的赔偿类型来确定。
二、当事人信息
1. **原告**: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需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 **被告**:明确赔偿义务机关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三、诉讼请求
清晰、具体地列出要求国家赔偿的事项和金额。比如,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具体数额,要求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例如,“请求被告赔偿因违法扣押原告车辆造成的经济损失[X]元;请求被告在当地媒体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恢复原告名誉”。
四、事实与理由
1. **事实部分**:详细叙述导致国家赔偿的事件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例如,在行政赔偿案件中,说明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实施过程等。
2. **理由部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阐述被告的行为违法之处以及该违法行为与原告所遭受的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具体条款,说明被告的行为符合该条款规定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五、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列举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并说明证据的来源。如果有证人,要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所。例如,“证据一:行政处罚决定书,来源于[具体行政机关],证明被告对原告作出了违法的行政处罚;证人[姓名],住[具体地址],其证言可以证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
六、此致
写明受理该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名称。
七、附项
附上起诉状副本的份数,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的份数。
八、起诉人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起诉日期
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要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名。
在书写起诉状时,要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合法,语言规范、通顺。如果对法律条文和诉讼程序不太熟悉,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