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伤残认定等级如何划分的

2025-10-02 23:50:37
0 浏览
推荐律师
赵少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上海华诚(郑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伤残认定等级一般分为十个等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不同类型的伤残,如工伤伤残、交通事故伤残等,有各自不同的划分标准。

在我国,伤残认定等级主要依据不同的鉴定标准进行划分,常见的有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以及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

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该标准将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一级为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完全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等属于一级伤残。随着等级逐渐降低,伤残程度也逐渐减轻。到十级时,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像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一般可认定为十级伤残。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适用于除工伤以外的各类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同样分为十个等级,一级伤残也是最为严重的情况,比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颈部及胸部损伤致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等。十级伤残相对较轻,如一眼眶骨折后遗眼球内陷2mm以上;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等都可能符合十级伤残标准。

不同的伤残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和待遇。在进行伤残认定时,需要由专业的鉴定机构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评定,以确保结果的公正、准确。

伤残认定等级如何划分的(0)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41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