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没有罚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也不存在罚金的判罚。
放火罪的量刑主要依据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来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意味着如果实施了放火行为,但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量刑就在这个幅度内。这里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既包括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也包括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未达到严重程度。
而当放火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处罚则更为严厉。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此时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种情况下,放火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给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例如,一场大火烧毁了大片居民区,导致多人伤亡和大量房屋、财物损毁,就属于这种严重后果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在放火罪的法律规定中,并没有关于罚金的相关内容。也就是说,法院在对放火罪进行判决时,不会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刑,主要是以自由刑甚至生命刑来进行惩处,以体现对这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