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取保候审包庇罪判多久缓刑

2025-10-02 12:38:14
0 浏览
推荐律师
刘双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贵州瀛黔(贵安新区)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包庇罪被取保候审后,若最终被判处缓刑,其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具体判多久需结合犯罪情节和法律规定确定基准刑,再看是否符合缓刑条件及综合考量后决定是否适用缓刑以及缓刑期限。

对于包庇罪的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严重”,通常是指帮助重大案犯逃匿或为其作假证明,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多次实施包庇行为的等情形。

而关于缓刑的适用条件,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是犯罪情节较轻;二是有悔罪表现;三是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是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包庇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一般说明其社会危险性相对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会被判处缓刑。法院会综合全案的证据和事实,判断是否符合缓刑的条件。如果最终判处拘役,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如果判处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例如,若法院认为犯罪嫌疑人构成包庇罪,但犯罪情节较轻,有自首、立功等悔罪表现,且符合没有再犯罪危险等条件,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那么可能会同时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可能会在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确定一个合理的期限。具体的量刑和是否适用缓刑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裁决。

取保候审包庇罪判多久缓刑(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32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