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本身的法律效力是永久的,但因借条产生的债权债务纠纷有诉讼时效限制,一般为三年。
在法律层面,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借条本身只要是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它的法律效力是永久的。当涉及到通过法律途径来主张借条所对应的债权时,就会受到诉讼时效的约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对于借条来说,如果借条中约定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三年。例如,借条中写明还款日期为2023年1月1日,那么诉讼时效就从2023年1月2日起算三年,到2026年1月1日止。
如果借条中没有约定还款日期,那么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但要给债务人一定的合理准备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过,如果债权人在首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并非不可中断、中止。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而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法定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