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判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一般情节的量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对于实施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尚未达到情节严重标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拘役”期限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数额相对较小,或者其行为对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的阻碍程度较轻等情况,通常会在这个量刑幅度内进行判决。例如,甲明知乙的一批电子产品是盗窃所得,仍帮忙将其存放于自己家中,后被查获,该批电子产品价值5000元,这种情况下甲可能会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量刑:当出现情节严重的情形时,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情节严重一般包括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等情况。比如,丙长期从事收购盗窃而来的汽车零部件业务,累计收购价值达20万元,其行为就属于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三条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公司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