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单方违约需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等责任和交付所获利益、避免损失扩大等义务。
在合同关系中,当一方出现违约行为时,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履行一定的义务。
责任方面:
继续履行。如果合同一方违约,对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卖方违约拒绝交付房屋,买方可以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交付房屋。
采取补救措施。违约方应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补救措施。比如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进行修理或更换。
赔偿损失也是重要的责任形式。违约方需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如在商业合作中,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错过商业机会,遭受经济损失,违约方要对这些损失予以赔偿。
支付违约金也是常见的责任。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违约方就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通常由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但如果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调整。
定金罚则也是约束违约方的方式。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定金,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义务方面:
违约方有义务交付因违约所获得的利益。例如,违约方将本应交付给对方的货物转卖给他人获得了额外收益,就需要将这部分收益交付给对方。同时,违约方还应承担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如果违约行为发生后,对方采取了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违约方应当承担对方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