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都是轻伤二级,法院一般会根据具体案情,按照故意伤害罪来对责任方进行定罪量刑,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双方都有过错,会综合考虑各自过错程度、犯罪情节等因素来确定具体刑罚,也可能适用缓刑。
在司法实践中,当双方都达到轻伤二级的伤害结果时,通常会涉及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也就是说,若构成故意伤害罪,基础的量刑幅度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关于双方责任的判定:法院会全面审查案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判断双方在冲突中的过错程度。如果一方存在明显的挑衅、故意引发冲突等行为,而另一方是在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反击,那么挑衅方可能会承担更重的刑事责任。例如,甲无端辱骂并先动手殴打乙,乙在反抗过程中与甲互殴,导致双方均为轻伤二级,这种情况下甲的过错较大,可能会被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
量刑情节的考虑:除了过错程度外,法院还会考虑其他量刑情节。比如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坦白等从轻处罚情节,或者是否有累犯等从重处罚情节。如果一方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在量刑时会从轻处罚。积极赔偿对方损失、取得对方谅解也是重要的从轻情节。若双方能够达成和解协议,互相谅解,法院可能会对双方从轻处罚,甚至适用缓刑。
缓刑的适用: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如果双方的犯罪情节相对较轻,且符合缓刑条件,法院有可能判处缓刑,即犯罪分子在一定的考验期内不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