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拘留超过24小时怎么办理

2025-11-20 19:20:12
0 浏览
推荐律师
何嘉志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拘留超过24小时,若为行政拘留,通常按正常流程执行拘留即可,无需特别办理;若为刑事拘留,执法机关应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家属可通过了解拘留性质、与办案机关沟通、申请取保候审等方式应对。

首先要明确拘留的性质,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

行政拘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合并执行的不超过二十日。如果行政拘留超过24小时,这是正常的执法流程。在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时,公安机关会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家属只需等待拘留期限结束,被拘留人即可正常释放。期间,家属可以根据当地拘留所的规定,给被拘留人送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刑事拘留:依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如果超过24小时还未释放,可能意味着案件还在侦查阶段,被拘留人有犯罪嫌疑且需要进一步调查。

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了解案件情况,通过与办案机关沟通,了解被拘留人涉嫌的罪名、案件的进展等信息。二是可以为被拘留人聘请律师。律师可以会见被拘留人,了解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三是根据案件情况和被拘留人的身体状况等,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取保候审的,会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面对拘留超过24小时的情况,要根据具体的拘留性质和案件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5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