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福利则涵盖法定福利和企业自主福利,法定福利有社会保险、法定假期等,企业自主福利包含补充保险、员工服务等。
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费用支出给予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是常见类型,例如高温津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像炼钢工人、建筑工人等,由于工作环境温度高,身体消耗大,企业会发放高温津贴进行补偿;井下津贴则是针对在矿井下作业的矿工,他们工作环境艰苦且存在一定危险性,该津贴是对其特殊劳动消耗的补偿。保健性津贴也较为重要,如医疗卫生津贴,从事传染病防治、放射性工作等可能接触有害健康因素的人员可获得,用于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技术性津贴是为鼓励员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而设立的,比如科研津贴,给予从事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的人员,激励他们继续进行科研创新。年功性津贴主要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发放,如工龄津贴,随着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的增加而递增,体现对员工长期服务的认可。
福利方面,法定福利是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的。社会保险是法定福利的核心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养老保险为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经济保障;医疗保险可减轻员工就医的费用负担;失业保险在员工失业时提供一定期限的生活补助;工伤保险在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给予相应补偿;生育保险则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法定假期也是法定福利的一部分,如年休假,员工根据工作年限享有一定天数的带薪休假;探亲假给予与配偶、父母分居两地的员工回家团聚的时间;婚假、产假等则保障员工在人生重要阶段的权益。
企业自主福利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战略为员工提供的福利。补充保险是企业自主福利的一种,如企业年金,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能进一步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报销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之外的费用,减轻员工的医疗负担。员工服务方面,企业可能会提供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还可能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有的企业会提供交通补贴、餐饮补贴等,方便员工的日常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一条
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公司名称和住所;
(二)公司经营范围;
(三)公司注册资本;
(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