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安机关对重婚罪相关报案、控告、举报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该犯罪事实属于其管辖范围,此时就会作出立案决定,意味着重婚罪立案了。
重婚罪立案的前提和程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重婚罪既可以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也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对于被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情况,如果被害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犯有重婚罪,法院会受理该案件。法院受理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就会立案并进入审判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立案的标志是法院受理案件并决定对案件进行审理。
对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情况,一般是在收到报案、控告、举报等材料后启动。公安机关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判断是否有犯罪事实发生。对于重婚罪而言,犯罪事实通常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这里的“结婚”,不仅包括法律上的登记结婚,还包括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这种事实上的婚姻关系。
当公安机关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该犯罪事实属于其管辖范围时,就会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一旦作出立案决定,就意味着重婚罪正式立案,公安机关会展开侦查工作,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
在立案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审查。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的关键,对于重婚罪,常见的证据包括结婚登记证书、证人证言、同居生活的照片、视频等。只有证据充分,才能准确认定犯罪事实,确保立案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