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监护权一般仍归父母双方,因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离婚并不影响监护权归属。但如果父母存在严重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等法定情形,监护权可能会被撤销并另行指定。
在法律层面,监护权和抚养权是不同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即使夫妻双方离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所以,通常情况下,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仍然属于父母双方。
现实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果父母一方存在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等情形,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这里的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对于成年子女,如果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同样是其法定监护人。离婚后,监护权也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改变。除非出现法定的监护权变更情形,否则父母依然承担着对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离婚一般不改变监护权的归属,但特殊情况下监护权可能会发生变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