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撞人后逃逸,受害者或相关人员应立即报警,保护现场,收集证据,配合警方调查。后续根据警方处理结果,通过刑事诉讼追究逃逸者刑事责任,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当遇到司机撞人后逃逸的情况,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报警。报警后,警方会启动相应的调查程序,包括查看监控录像、询问现场目击者等,尽力追捕逃逸司机。报警时要尽可能准确地提供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的特征(如车型、颜色、车牌号码等)以及逃逸方向等信息,这对警方快速锁定逃逸者至关重要。
同时,要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不要随意破坏现场的痕迹和证据,例如车辆碰撞的碎片、刹车痕迹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警方破案的关键线索。如果现场有伤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伤者进行及时的救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对伤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等。
积极收集证据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场的目击者的证言是很有价值的证据,可以记录下目击者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警方调查时能够及时联系到他们。如果自己或周围的人有拍摄到事故发生的过程或肇事车辆的照片、视频等,要妥善保存,这些都可以作为认定逃逸事实和责任的依据。
在警方成功追捕到逃逸司机后,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受害者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逃逸司机赔偿因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死亡赔偿金(如果导致受害者死亡)等。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在民事诉讼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失,以确保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