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不影响子女的赡养义务,子女对父母仍需履行赡养责任。赡养义务的确定通常依据法律规定,综合考虑父母的实际需求、子女的经济状况等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九条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无论父母是否离婚,子女都有赡养他们的责任。
在确定赡养义务时,要考虑父母的实际需求。父母可能在生活上需要照料,比如在年老体弱、生病时需要有人照顾起居饮食、陪同就医等;在经济上,父母可能缺乏足够的收入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子女提供经济支持以保障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开销;在精神上,子女应给予父母关心和陪伴,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同时,子女的经济状况也是确定赡养义务的重要因素。如果子女经济条件较好,有能力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那么可以适当多承担一些赡养责任;如果子女经济困难,确实无力承担过高的赡养费用,法院在判决时也会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赡养的方式和金额。
赡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子女直接与父母共同生活,进行生活上的照料和陪伴;也可以通过定期支付赡养费的方式,让父母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生活;还可以在父母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医疗费用等。
当多个子女时,他们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来确定各自承担的赡养义务。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父母离婚后,子女依然要依法履行赡养义务,保障父母的晚年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