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家产分割不了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
在离婚过程中,家产分割是一个重要问题,当双方无法就家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时,有以下解决途径。
协商解决。虽然当下分割不了,但双方可以再次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沟通。重新梳理家庭财产的情况,考虑各自的实际需求和贡献,尝试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分割方案。例如,对于房产,如果双方都想要所有权,那么可以考虑一方给予另一方适当的经济补偿等方式。协商解决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能够减少双方的矛盾和对抗。
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就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离婚财产分割案件时,会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和分割权,不会因为性别而有所偏袒。二是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会适当考虑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需求,以及女方在婚姻中的实际情况。三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对于生产资料或生活物品,会根据其用途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分割。
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向法院提供相关的财产证据,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明细等,以证明财产的归属和价值。法院会根据这些证据,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认定和分割。对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如婚前财产等,一般不会进行分割。
如果在离婚后发现还有未分割的财产,也可以再次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通过法律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使财产分割更加公平合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