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底通常指的是犯罪记录。一旦被人民法院判定有罪,就会留下犯罪记录。在“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一年”这种判决中,虽然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不用在监狱服刑,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宣告缓刑的前提是行为人已经被认定构成犯罪且被判处一定刑罚。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一年,表明法院已经对犯罪行为进行了审理,并作出了有罪判决,只是给予犯罪分子一定的缓刑考验期,在考验期内如果遵守相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犯罪记录会被保存在司法机关的相关档案中。犯罪记录的存在会对犯罪分子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在就业方面,一些特定的职业,如公务员、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等,对从业人员的品行有较高要求,有犯罪记录的人员通常无法从事这些职业。在生活中,犯罪记录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声誉和他人对其的信任度。
犯罪记录一旦形成,一般是无法消除的。即使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表现良好,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其犯罪记录依然会存在。所以,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一年这种情况必然会留下案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