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不到一个月利息的计算方式取决于借款合同约定的计息方式,常见的有按日利率计算和按月利率折算计算两种。按日利率计算时,利息等于借款本金乘以日利率再乘以借款天数;按月利率折算时,先算出日利率(日利率=月利率÷30),再用借款本金乘以日利率乘以借款天数。
在借贷活动中,利息的计算方式至关重要。不同的借款合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约定,以下分别介绍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
按日利率计算:有些借款合同会明确约定日利率。这种情况下,计算借款不到一个月的利息相对简单。公式为:利息 = 借款本金 × 日利率 × 借款天数。例如,小李向小张借款 10000 元,日利率为 0.05%,借款期限为 20 天。那么小李需要支付的利息就是 10000×0.05%×20 = 100 元。这种方式直观清晰,能准确反映出借款使用期间的利息成本。
按月利率折算:当合同约定的是月利率时,需要先将月利率折算成日利率。通常按照一个月 30 天来计算,即日利率 = 月利率 ÷ 30。然后再用借款本金乘以日利率乘以借款天数来计算利息。比如,小王向小赵借款 5000 元,月利率为 1.5%,借款 15 天。首先算出日利率为 1.5%÷30 = 0.05%,那么小王应支付的利息为 5000×0.05%×15 = 37.5 元。
还需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了复利计算方式,即利息会在一定周期后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那么计算会更为复杂。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受到法律的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所以在计算利息时,要确保利率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