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解除合同一般不需要事先通知对方。虽然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但直接起诉解除合同也是法律认可的方式,法院判决生效时合同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这表明了通过通知解除合同是常见的一种方式。
该条法律还规定,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这就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可以不经过通知程序,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
从法律实践来看,直接起诉解除合同有其合理性。例如,在一些情况下,通知对方可能会导致对方采取不利于合同解除的行为,如转移财产等,直接起诉可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当双方对于合同是否应当解除存在较大争议,无法通过通知协商解决时,起诉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不过,在起诉解除合同时,当事人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法定或约定的解除事由。如果没有合法依据就起诉解除合同,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起诉解除合同并非必须先通知对方,但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法律依据的适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