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纠纷没有欠条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纠纷,可收集其他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处理劳动合同纠纷时,欠条并非唯一的证据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当面临没有欠条的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收集其他证据: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关键证据,它能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待遇等重要信息。工资支付记录,如银行转账记录、工资条等,能清晰反映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情况,是证明劳动报酬的有力证据。工作证、工作服等能证明劳动者身份和工作岗位。考勤记录可以证明劳动者的出勤情况,与劳动报酬的计算可能相关。同事证言也可作为辅助证据,证明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相关情况。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行政部门。劳动者可携带收集到的证据,前往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若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会依法责令其改正,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重要途径。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并附上收集到的证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必须执行。
提起诉讼: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及时收集和保存证据,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维权,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