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危险犯犯罪中止怎么处理的

2025-10-28 06:32:40
0 浏览
推荐律师
李涵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对于危险犯的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在危险犯的情形下,这一规定同样适用。

举例来说,如果某人实施了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已经使得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属于危险犯的范畴。但在危害结果实际发生之前,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愿,主动采取措施消除了危险状态,比如将投放的危险物质及时清理,避免了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情况就构成犯罪中止。如果该行为最终没有造成任何损害,那么依据法律应当对行为人免除处罚。

如果虽然行为人中止了犯罪,避免了最严重的危害结果发生,但仍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比如在消除危险物质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或者导致部分人员受到轻微伤害等,此时就属于造成了损害的情况,应当对行为人减轻处罚。也就是说,在量刑时会比照危险犯既遂的刑罚标准,对行为人判处较轻的刑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于犯罪中止行为的鼓励,旨在引导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及时悔悟,减少社会危害。

危险犯犯罪中止怎么处理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05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