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罪是刑事案件。
窝藏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在法律体系中,刑事犯罪和民事案件有着本质的区别。刑事案件是指犯罪行为触犯了刑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而民事案件主要是平等主体之间因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产生的纠纷,承担的通常是民事责任,比如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确规定了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这清晰地表明窝藏罪属于刑法调整的范畴,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
从犯罪构成来看,窝藏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刑事追诉和刑事执行的正常活动。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行为进行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活动,窝藏犯罪人的行为会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使得犯罪人有可能逃避法律制裁,严重影响司法秩序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司法实践中,一旦认定某人构成窝藏罪,就会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检察机关会提起公诉,最终由人民法院依据法律和证据进行审判,对犯罪人判处相应的刑罚。所以,窝藏罪是典型的刑事案件,而不是民事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