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取保候审到期案件还没结怎么办

2025-10-23 02:17:40
0 浏览
推荐律师
范欣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京师(哈尔滨)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取保候审到期案件还没结,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若需要继续侦查、审查起诉或审理的,可变更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当取保候审到期时,如果案件尚未办结,首先执行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执行机关会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以正式解除这一强制措施。

对于案件本身,若司法机关认为还需要继续侦查、审查起诉或者进行审理,是可以变更强制措施的。例如可以将取保候审变更为监视居住。监视居住也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但相较于取保候审,限制程度会有所不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更为严格的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等。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经过侦查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应当及时撤销案件。这体现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避免对无罪之人进行不必要的刑事追诉。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认为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有权要求司法机关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司法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这一规定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面对强制措施时具有一定的救济途径。

取保候审到期案件未结时,司法机关会依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依法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变更强制措施等相应处理,以确保刑事诉讼程序合法、公正地进行。

取保候审到期案件还没结怎么办(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4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