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交通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的

2025-09-26 10:38:18
0 浏览
推荐律师
赵佰龙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天津元庆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交通逃逸后自首,处罚会综合逃逸情节和自首情节来决定。一般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逃逸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自首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若不构成犯罪,逃逸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自首可酌情从轻处罚。

要明确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及相关处罚规定。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如果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构成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自首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在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案件中,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逃逸行为的严重程度、造成的后果以及自首情节等因素,来确定最终的量刑。例如,逃逸造成的后果相对较轻,且自首后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在量刑时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处罚。

如果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在这种情况下,逃逸者自首的,公安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时,也会酌情考虑自首情节,从轻进行处罚。

交通逃逸后自首,处罚会在考虑逃逸行为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自首这一法定从轻或减轻情节来综合判定,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合理适用。

交通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5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