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起诉流程主要包括准备诉讼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缴纳诉讼费、法院受理后安排开庭审理、作出判决、执行判决等;费用标准方面,诉讼费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按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律师费用则因案件复杂程度、律师经验等因素而异。
首先来看起诉流程。第一步是准备诉讼材料,这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起诉状,要明确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即要求被告偿还的借款金额、利息等)以及事实和理由(说明借款的经过等情况)。同时,还需要准备能证明借款事实的证据,比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
第二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一般来说,是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将准备好的诉讼材料提交给法院立案庭,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会予以受理;若不符合,会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第三步,缴纳诉讼费。这是起诉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费用。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例如,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等。
第四步,法院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原告和被告都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出示证据并进行质证。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查明案件事实。
第五步,作出判决。法院会根据审理情况依法作出判决。如果原告胜诉,被告需要按照判决履行还款义务。
第六步,执行判决。如果被告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未履行还款义务,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院的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告的财产等,来实现自己的债权。
关于律师费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案件的复杂程度、涉及的金额大小、律师的经验和知名度等。一般来说,简单的借款纠纷案件,律师可能会按件收费;对于涉及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的案件,可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费用。当事人可以与律师进行协商确定具体的收费方式和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