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增值税征收涉及确定纳税人类型、计税方法、税率或征收率,按规定的纳税期限进行申报纳税。一般纳税人通常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
要明确企业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小规模纳税人则是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对于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 = 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3%、9%、6%等,不同的业务适用不同的税率。例如,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适用13%税率;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等适用9%税率;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等适用6%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销售额×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一般为3%,但在疫情期间有相关优惠政策。销售不动产等特定业务适用5%的征收率。
在纳税期限方面,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企业在征收增值税时,需要准确核算销售额、进项税额等数据,按照规定的纳税期限和申报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合规纳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