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民事诉讼范围则更为广泛,涵盖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产生的纠纷。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主要是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
1、物质损失的界定
这里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比如在盗窃案件中,被害人被盗取的财物价值属于实际损失;而因财物被盗导致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造成的预期利益损失,在合理范围内可认定为必然遭受的损失。
2、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目前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这是因为刑事诉讼本身对犯罪行为的惩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被害人的精神创伤,且精神损害的衡量标准较难确定。
民事诉讼的范围则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
1、财产关系纠纷
涵盖合同纠纷、侵权纠纷、不当得利纠纷等。例如买卖合同中,一方未按约定交付货物或支付货款引发的纠纷;侵权行为导致他人财产受损,如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等。
2、人身关系纠纷
包括婚姻家庭纠纷、人格权纠纷等。像离婚纠纷涉及夫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问题;名誉权侵权纠纷,当他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相应责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除了上述一般规定,还有一些特殊情况。
1、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赔偿
在交通肇事案件中,除了物质损失赔偿外,还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为了保证将来判决能够得到执行,被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被告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民事诉讼范围中常见纠纷有其各自的特点。
1、合同纠纷的特点
合同纠纷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合同的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各不相同。而且合同条款的解释、履行的先后顺序等问题常常引发争议。例如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工程质量、工期、工程款支付等方面都容易产生纠纷。
2、侵权纠纷的特点
侵权纠纷的归责原则较为复杂,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不同的侵权行为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例如一般的人身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而环境污染侵权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侵权纠纷中证据的收集和认定也较为关键,受害人需要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损害后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范围有明显区别。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要围绕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而民事诉讼范围更广,涉及财产和人身关系的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与这两种诉讼范围相关的问题,比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赔偿的执行问题、民事诉讼中特殊类型纠纷的管辖问题等。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法律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