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哪些人

2025-10-01 20:23:08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徐新新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徐新新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湖北大纲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等;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通常是刑事被告人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等。了解这些当事人的范围,对于准确处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至关重要。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哪些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主要分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1、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原告人。比如在盗窃案件中,被盗财物的所有者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当被害人死亡时,其近亲属有权以原告人的身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为了保障死者家属的合法权益,使其因犯罪行为导致的物质损失能得到赔偿。对于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的参与保障了这类特殊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维护。

2、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是常见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例如在共同伤害案件中,所有参与伤害行为的人,即使部分人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也可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等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从而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还有,死刑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如果被害人的物质损失需要从罪犯的遗产中获得赔偿,遗产继承人可能成为被告。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哪些人(0)

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包括哪些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较为广泛。

1、直接遭受物质损失的主体

公民个人在犯罪行为中遭受了物质损失,如财物被毁坏、被诈骗走钱财等,都可以作为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人和其他组织也不例外,例如企业的设备被犯罪行为破坏,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就可以作为原告要求赔偿。

2、特殊情况下的原告主体

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他们因被害人的死亡可能面临丧葬费用支出、被扶养人生活费等物质损失,所以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他们代被害人行使权利,以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比如未成年人在校园暴力犯罪中受伤,其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其他相关主体

在一些情况下,因犯罪行为导致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体现了对国家和集体财产的保护。

三、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责任的方式多样。

1、赔偿物质损失

这是最常见的责任承担方式。被告人需要对因其犯罪行为给原告人造成的物质损失进行赔偿。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如被盗财物的价值、被毁坏物品的修复费用等;间接损失如因财物被盗导致的生产经营停滞所造成的利润损失等。

2、恢复原状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可以通过恢复原状来弥补,被告人有责任进行恢复。例如在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案件中,如果财物可以修复,被告人应承担修复责任,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3、其他责任承担方式

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还可能存在其他责任承担方式。比如在一些涉及知识产权犯罪的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可能需要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等责任。如果被告人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次性赔偿、分期赔偿等方式。

综上所述,了解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范围、原告人的具体范围以及被告人的责任承担方式对于处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至关重要。在实际法律事务中,还可能存在诸如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问题、赔偿数额的确定标准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离婚怎么获得抚养权和抚养费
要获得抚养权需证明自身抚养条件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争取抚养费则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合理数额。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和抚养费的判定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实践考量。关于抚养权的获得: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以由母亲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判给谁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一般判给母亲。但存在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判给父亲。在法律层面,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主要是基于孩子年龄尚小,对母亲在生理和情感上的依赖更强,母亲在照顾幼儿方面往往也更有经验和耐心,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过,并不是绝对会判给
遗产没有遗嘱怎么继承
遗产没有遗嘱时,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是指依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继承遗产。法定继承有明确的规定。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