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需遵循特定程序,一般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进行,与刑事案件一并审理为主、分开审理为辅,遵循相应的证据规则、庭审流程等,最终作出裁判。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启动需符合一定条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里的物质损失是指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在审理方式上,原则上是与刑事案件一并审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提高诉讼效率,避免就同一事实重复审理,也能确保刑事和民事裁判的一致性。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的同时,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审理和裁判。但如果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较为复杂,可能会影响刑事案件的及时审结,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关于证据规则,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和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一致的。在庭审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需要举证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自己造成了物质损失以及损失的具体数额等。
庭审流程方面,在法庭调查阶段,会先调查刑事部分的事实,然后调查附带民事部分的事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宣读附带民事起诉状,被告人进行答辩。在法庭辩论阶段,先由公诉人发言,再由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答辩,最后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
裁判环节,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作出判决。判决内容包括是否支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请求以及具体的赔偿数额等。如果当事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不服,可以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提出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