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未到期辞职一般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需满足已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等条件。主动辞职通常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一关键条件,但存在特殊情况,如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劳动等致使劳动者辞职,可视作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一般情况下,合同未到期辞职是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1、“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界定
主动辞职通常被认为是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是因为辞职是劳动者主动做出的决定,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核心条件之一。例如,员工因为个人职业规划、家庭原因等主动提出离职,这种情况就不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2、特殊情况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或者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等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不得不辞职,这种情况下可视作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劳动者有可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虽然合同未到期主动辞职大多不能领失业保险金,但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可以领取。
1、用人单位过错导致辞职
当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时,劳动者的辞职可被认定为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比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辞职并非出于自身主动放弃工作的意愿,而是由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所迫。再如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因此辞职,也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条件。
2、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虽然合同未到期,但这种情况也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例如,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满足其他领取条件时,就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
合同未到期被辞退是有可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1、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
这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才具备领取资格。例如,员工在该单位工作了1年半,并且单位和员工都按时足额缴纳了失业保险费,就满足了这一条件。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被辞退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形。常见的辞退原因包括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是由于自身经营问题,并非劳动者的主观意愿导致失业。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也不是劳动者主动放弃工作。
3、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劳动者被辞退后,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失业登记,以证明自己处于失业状态。同时,要有求职要求,表明自己有重新就业的意愿。例如,劳动者可以参加就业培训、积极投递简历等,这些行为都可以证明其有求职要求。
综上所述,合同未到期辞职能否领取失业保险金要分情况来看,主动辞职大多不符合领取条件,但存在特殊情形;而合同未到期被辞退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领取。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如合同到期后未续签能否领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如何确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对这些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