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宅基地使用权通常有申请和受让两种途径。申请需符合相关条件,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经审核、批准等流程。受让则是通过购买、继承等方式从他人处获得,但有一定限制条件。比如申请时要满足“一户一宅”等要求,受让时要注意转让方的权利完整性等。这些方式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程序,需要严格遵循。
获得宅基地使用权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申请和受让。
1、申请取得
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村民可以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宅基地申请。一般来说,需要满足“一户一宅”的基本原则,且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缺少宅基地的;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搬迁的等情况可以申请。申请流程通常是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申请,村集体经济组织将申请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讨论通过后进行张榜公布,公布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再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最后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2、受让取得
可以通过购买、继承等方式从他人处获得宅基地使用权。购买时需要注意转让方必须拥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且转让行为要经过本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继承方面,对于已经拥有的宅基地上的房屋等合法财产,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从而间接获得宅基地使用权。不过,这种继承是基于房屋的存在而存在,遵循“地随房走”的原则。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请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并遵循一定流程。
1、申请条件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户一宅”等常见情况外,一些地方还规定了其他条件。比如,宅基地面积要符合当地规定的标准,不能超过限额。同时,申请人不能将原有的宅基地出卖、出租、赠与他人后,再申请宅基地。
2、申请流程
申请人向所在的村民小组提出书面申请,村民小组收到申请后进行讨论,将申请情况在小组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提交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审议通过后,在村内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结束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相关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地勘察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后,申请人就可以按照规定的面积和位置使用宅基地进行建房等活动。
宅基地使用权受让虽然是获得宅基地的一种方式,但存在一定法律风险,需要注意相关事项。
1、法律风险
如果受让方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可能导致受让行为无效。比如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购买宅基地,这种交易通常不受法律保护。如果转让方的宅基地存在权属纠纷,受让方可能会陷入纠纷之中,导致自身权益受损。还有可能出现转让方在转让后又以各种理由反悔,要求收回宅基地的情况。
2、注意事项
在受让前,一定要确认转让方拥有合法完整的宅基地使用权,查看相关的审批文件和权属证书。要经过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确保转让行为的合法性。签订详细的转让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转让价格、付款方式、宅基地的四至范围、违约责任等内容。同时,要及时办理相关的变更登记手续,将宅基地使用权变更到自己名下,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获得宅基地使用权无论是通过申请还是受让的方式,都需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诸如申请不被批准、受让出现纠纷等各种问题。如果您在宅基地使用权的获得过程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