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职务侵占罪不算盗窃罪。职务侵占罪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盗窃罪是通过秘密窃取等手段获取他人财物。二者在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物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而非盗窃罪。
员工职务侵占罪不算盗窃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而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1、犯罪主体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2、犯罪手段不同
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侵占。例如,公司的财务人员利用自己掌管财务的职务便利,将公司的资金非法占为己有。而盗窃罪是通过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财物,不需要利用职务便利。比如,潜入他人家中窃取财物。
3、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公私财物。

员工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在量刑上存在明显区别。这主要是基于两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等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
1、职务侵占罪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盗窃罪量刑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量刑差异原因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单位内部人员,其犯罪行为往往与职务相关,其社会危害性相对盗窃罪而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相对较小。而盗窃罪涉及的对象更为广泛,且其秘密窃取的手段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更为直接,所以在量刑上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考量。
区分员工职务侵占与盗窃行为,对于准确认定犯罪性质、正确适用法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1、是否利用职务便利
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如果员工是利用自己在单位中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例如,仓库管理员利用自己管理仓库货物的职务便利,将货物私自出售获利。如果员工没有利用职务便利,仅仅是利用工作中容易接近财物等方便条件,秘密窃取单位财物,则应认定为盗窃罪。比如,普通员工趁办公室无人,将同事放在桌上的财物偷走。
2、财物的占有状态
职务侵占罪中,行为人在实施侵占行为之前,已经基于职务关系对本单位财物具有实际的控制和支配权。而盗窃罪中,财物处于他人的合法占有之下,行为人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改变财物的占有状态。
3、犯罪主体与财物的关系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与财物之间存在职务上的关联,其侵占行为是对职务职责的违背。而盗窃罪的主体与财物之间不存在这种职务关联。
综上所述,员工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在犯罪构成、量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区分这两种犯罪对于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如果你对职务侵占罪、盗窃罪以及其他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或者遇到类似的法律纠纷,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和咨询服务。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