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醉驾且酒精含量达到160mg/100ml一般情况下很难免于起诉。二次醉驾本身属于从重处罚情节,酒精含量160mg/100ml也超出了相对较低的标准。不过若存在犯罪情节轻微、有立功表现、紧急避险等特殊情形,也有理论上免于起诉的可能,但实际操作中较为困难。
一般来说,二次醉驾且酒精含量达到160mg/100ml很难免于起诉。二次醉驾属于从重处罚的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于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再次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会被认定为情节较为严重。
1、酒精含量因素
酒精含量达到160mg/100ml已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通常,血液酒精含量的高低是判断醉驾情节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当酒精含量较高时,驾驶人的反应能力、判断力等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2、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二次醉驾且酒精含量较高的情况,检察机关一般会提起公诉。因为这类行为对公共安全具有较大的潜在威胁,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通过刑事处罚来起到威慑作用。不过,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或者是因为紧急避险等原因导致醉驾等,也有理论上免于起诉的可能,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二次醉驾160若要免于起诉,需满足特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几种情形可能符合免于起诉的要求。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虽然二次醉驾且酒精含量达到160mg/100ml本身情节不算轻微,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其驾驶行为并未对公共安全造成实际危害,例如是在深夜几乎没有车辆和行人的道路上短距离行驶,且没有发生任何碰撞等事故,有可能被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如果二次醉驾的行为发生时间距离被发现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那么也可以免于起诉。不过,醉驾一般适用的追诉时效相对较长,这种情况在实际中较少出现。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如果国家发布特赦令,对特定类型的犯罪进行赦免,二次醉驾且酒精含量160mg/100ml的犯罪嫌疑人也可能因此免于起诉,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若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死亡,根据法律规定,诉讼程序会终止,也就不存在起诉的问题。
如果二次醉驾160被起诉,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1、刑事处罚
一旦被认定有罪,犯罪嫌疑人将面临拘役,并处罚金。由于是二次醉驾,拘役的期限可能会相对较长,罚金数额也会相应提高。一般来说,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2、吊销驾驶证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对于二次醉驾的情况,处罚可能会更严厉,重新取得驾驶证的时间限制可能会更长。
3、影响个人生活与职业
有犯罪记录会对个人的生活和职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例如,在就业方面,一些对个人品行要求较高的职业,如公务员、律师、教师等,可能会拒绝录用有犯罪记录的人员。在社会生活中,犯罪记录也可能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评级等。
综上所述,二次醉驾160mg/100ml一般难以免于起诉,且一旦被起诉会面临刑事处罚、吊销驾驶证等严重后果。对于醉驾相关的法律问题,如醉驾的具体量刑标准、免于起诉的详细认定程序等,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你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