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房产纠纷正文

二手房中介诱导签的合同有效吗

2025-11-23 08:17:38  分类:房产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李泳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李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上海沪宣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二手房中介诱导签的合同是否有效需分情况判断。若能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等可撤销情形,合同在被撤销前有效,撤销后自始无效;若诱导行为未达可撤销程度,合同可能依然有效。判断需考量诱导手段、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影响等因素。

一、二手房中介诱导签的合同有效吗

二手房中介诱导签的合同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论,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1、可撤销情形下的合同效力

如果中介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诱导签订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受欺诈方或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在合同被撤销之前,合同是有效的;一旦被撤销,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例如,中介故意隐瞒房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诱使购房者签订合同,购房者发现后可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该合同。

2、未达可撤销程度的合同效力

若中介的诱导行为并未达到足以影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那么合同可能依然有效。比如中介只是在介绍房屋优点时略有夸大,但未对房屋关键信息进行隐瞒或虚假陈述,合同可能仍具有法律效力。

3、判断合同效力的考量因素

判断合同效力时,要综合考量诱导的手段、程度以及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影响。同时,当事人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证明中介存在诱导行为以及该行为对自己签订合同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二手房中介诱导签的合同有效吗(0)

二、如何认定二手房中介诱导签合同

认定二手房中介诱导签合同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判断。

1、虚假陈述

中介故意提供虚假的房屋信息,如房屋面积、产权情况、是否存在抵押等。例如,中介告知购房者房屋面积为100平方米,但实际只有90平方米,这就属于虚假陈述。

2、隐瞒重要信息

隐瞒房屋的重大瑕疵,如房屋曾发生过严重火灾、存在质量隐患等。中介明知这些情况却不告知购房者,影响购房者的决策。

3、不正当手段施压

采用威胁、恐吓、误导等不正当手段迫使当事人签订合同。比如中介声称房源紧张,不立即签订合同就会失去机会,给购房者造成心理压力。

4、利益诱导

以给予回扣、优惠等利益诱惑当事人签订合同,但实际上这些承诺无法兑现。

三、被二手房中介诱导签合同后如何维权

如果发现被二手房中介诱导签合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协商解决

首先尝试与中介协商,要求解除合同或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2、向相关部门投诉

可以向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投诉,要求对中介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这些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调解。

3、提起诉讼或仲裁

若协商和投诉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中介的诱导行为以及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二手房中介诱导签的合同效力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在购房过程中,购房者要保持警惕,仔细审查合同条款。若遇到被诱导签合同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权。如果您还有二手房交易中合同效力、中介责任等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