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判决类型而异。一审判决在上诉、抗诉期满未上诉、抗诉时生效;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作出即生效;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也是作出即生效。这关系到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及执行,了解生效时间对保障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刑事案件判决书的生效时间需要分情况来看。
1、一审判决
对于一审判决,如果当事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那么在上诉、抗诉期满之日起生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也就是说,在这期间内,当事人可以充分考虑是否上诉。一旦过了这个期限且没有上诉、抗诉,一审判决就生效了。例如,甲在5月1日收到一审判决书,那么上诉期从5月2日开始计算,到5月11日结束。如果甲在这期间没有上诉,检察院也未抗诉,判决就生效。
2、二审判决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一经作出就立即生效。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程序是终审程序。当二审法院作出判决后,案件就宣告终结,判决马上生效并进入执行程序。比如乙的案件经过二审,二审法院在6月10日作出判决,那么该判决从6月10日起就生效了。
3、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我国最高审判机关,其作出的判决也是一经作出即生效。因为它处于我国审判体系的最高层级,其判决具有终局性。

一审刑事案件判决书生效时间的计算有明确的规则。
1、起算点
上诉、抗诉期限是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这是为了给当事人留出合理的时间来接收和了解判决内容。例如,丙在8月5日收到判决书,那么上诉期从8月6日开始计算。
2、节假日的影响
如果上诉、抗诉期限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那么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限届满日期。比如丁在9月28日收到判决书,上诉期本应到10月7日,但10月1 - 7日是国庆假期,那么上诉期就顺延到10月8日。
3、特殊情况
在实践中,如果当事人在上诉期限内提出上诉,但由于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上诉状,在障碍消除后五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二审刑事案件判决书生效后,执行时间也有相应规定。
1、立即执行的情况
对于一些判决,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在二审判决生效后,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核准后,按照法定程序在规定时间内执行。这是为了确保死刑适用的慎重性和准确性。
2、其他刑罚的执行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等刑罚的,在二审判决生效后,法院会将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送达相关执行机关。执行机关在收到文书后,会按照规定安排罪犯到相应场所服刑。一般来说,在判决生效后较短时间内就会启动执行程序。例如,戊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审判决在11月20日生效,法院会尽快将文书送达监狱,监狱会安排戊在合适时间入监服刑。
3、财产刑的执行
如果判决中有财产刑,如罚金、没收财产等,在判决生效后,法院会责令被执行人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如果被执行人不主动缴纳,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综上所述,刑事案件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判决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且生效后的执行也有相应的程序和要求。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当事人及其家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那么,在判决生效后发现新证据该怎么办?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合理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如果您有这些或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