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生效后,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就可申请强制执行。一般而言,民事判决书有上诉期,判决送达后15日内不上诉即生效;刑事判决书的上诉期为10日。生效后,若对方未按规定履行,便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需依据判决类型和是否上诉来确定。
1、民事判决
对于民事案件,一审判决后通常有15天的上诉期。在这15天内,若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那么判决在第16天起生效。生效后,若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判决,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例如,判决要求被告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支付原告一笔款项,若被告在第16天判决生效后,到第26天仍未支付,原告就可申请强制执行。
2、刑事判决
刑事判决书的上诉期为10日。在这10日内,被告人未上诉、检察院未抗诉的,判决在第11日生效。若涉及财产刑等需要执行的内容,生效后即可申请强制执行。比如,判决被告人缴纳罚金,若其在判决生效后未缴纳,法院可依职权或由相关权利人申请强制执行。
3、二审判决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自作出之日起即生效。一旦生效,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立即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判决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取决于判决书中规定的履行期限。
1、有明确履行期限
如果判决书中明确规定了被告履行义务的期限,那么在该期限届满后,若被告仍未履行,原告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例如,判决被告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交付房屋,若被告在30日期满后未交付,原告就可在期满次日申请强制执行。
2、没有明确履行期限
若判决书中未明确履行期限,那么在判决生效后,原告可以随时要求被告履行义务,但需要给被告合理的准备时间。通常认为合理的准备时间为一定的催告期,催告期过后被告仍未履行的,原告可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有一套具体的流程和时间要求。
1、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人需要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申请人身份证明等材料。申请书应写明申请执行的事项、理由等内容。
2、向法院提交申请
申请人需向作出判决的一审法院或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提交申请。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一般来说,法院会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受理。
3、执行过程
立案受理后,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若被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将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执行措施。整个执行过程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法律规定法院一般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因判决类型和具体情况而异。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需要准确把握判决生效时间和履行期限。如果你在申请强制执行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如执行法院的选择、执行措施的具体实施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律师会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