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交通事故正文

醉驾撞死人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2025-11-02 17:47:45  分类:交通事故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潘广班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潘广班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贵州云纳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醉驾撞死人后果严重,涉及民事和刑事两方面责任。民事上需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刑事上,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有逃逸等情节会加重处罚。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一、醉驾撞死人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醉驾撞死人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涉及民事和刑事两方面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

肇事者需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民事赔偿。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刑事责任

醉驾撞死人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其他后果

醉驾撞死人,肇事者的驾驶证会被吊销,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驾撞死人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0)

二、醉驾撞死人逃逸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醉驾撞死人后逃逸,法律后果更为严重。

1、刑事责任加重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例如,肇事者撞人后害怕承担责任而逃离现场,导致伤者因未及时得到救治而死亡,这种情况会被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量刑会更重。

2、民事赔偿责任不变但执行难度增加

虽然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和标准与未逃逸时相同,但逃逸可能导致受害者家属难以找到肇事者要求赔偿,增加了赔偿的执行难度。而且,逃逸行为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谴责,肇事者在社会舆论方面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3、吊销驾驶证且终生禁驾

和醉驾撞死人未逃逸一样,逃逸者同样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三、醉驾撞死人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醉驾撞死人的赔偿标准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

1、丧葬费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例如,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丧葬费就是5000×6 = 30000元。

2、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如果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000元,死者为50岁城镇居民,那么死亡赔偿金就是30000×20 = 600000元。

3、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4、其他费用

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也需要肇事者进行赔偿。这些费用需要有相关的票据和证明来支持。

综上所述,醉驾撞死人无论是从民事赔偿还是刑事责任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应后果。像醉驾撞死人后自首会有怎样的法律后果、醉驾撞死人赔偿后还会坐牢吗等都是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